豇豆种植过程中应如何养护_豇豆种植方法和注意事项
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豇豆种植过程中应如何养护_豇豆种植方法和注意事项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1.大棚豇豆处于冬春期,应该如何做好温室栽培管理呢?2.豇豆种植方法和注意事项
3.种植豇豆想要高产稳产,都有哪些种植技巧?
大棚豇豆处于冬春期,应该如何做好温室栽培管理呢?
1.品种选择
冬、春茬豇豆宜选用生长势强、分枝弱、早熟、抗逆性强、优质、高产、对光周期不敏感的品种栽培,如知止28-2、三枝绿、一丈青、青峰豇豆。
2.播种育苗
(1)播期:华北地区适宜播期为11月中下旬。
(2)营养土的配制:先加入6份无病菌的肥田土、4份腐熟的优质环肥,然后加入0.1%过磷酸钙、0.1%草木灰、40%敌百虫可湿性粉剂,混合均匀。营养土放入营养钵或装入苗床,切成营养土块。
(3)浸种催芽:选择有光泽、无虫、无霉变、饱满的种子。播种前晒种子1 ~ 2天,以提高发芽势和整齐度。将挑选好的种子放入30℃的温水中浸泡2小时,然后捞出发芽。为了避免种子腐烂,应使用湿土加速发芽,即在生长盘底部铺上一层薄膜,然后撒上5 ~ 6厘米厚的细土,再将种子均匀地撒在细土上,然后覆盖1 ~ 2厘米厚的细土,再覆盖一层薄膜保温保湿。在25 ~ 30℃条件下,3天左右即可萌发。
(4)播种:芽长约1 cm时播种,每盆播种3-4粒发芽种子,播种后用2 cm厚的细土覆盖。用塑料薄膜覆盖,保湿保温,促进幼芽的萌发。
(5)播后管理:播种后,用塑料薄膜覆盖苗床。苗床温度白天控制在25 ~ 30℃,夜间不低于18℃。幼苗出土后,苗床温度白天控制在23 ~ 28℃,晚上控制在15 ~ 18℃。10天后开始间苗,每个营养钵或营养土块留2 ~ 3株。幼苗在种植前于20 ~ 25℃白天和13 ~ 15℃夜间硬化。播种后25天左右,幼苗长出第二片复叶时就要种植了。
3.殖民
(1)整地开沟:种植前施足基肥,一般每亩施腐熟有机肥8000公斤,过磷酸钙80-100公斤,硫酸钾50公斤。将肥料均匀撒布,翻30厘米深,耙细整平,做成宽1.2 ~ 1.5米的平床。剧情制作完成后,高温封闭4 ~ 5天。
(2)种植:晴天种植。每边种植两行,穴距30 cm,每穴种植2 ~ 3株。挖沟水稳苗种植,或采用明洞浇水种植。种植后,平整边缘表面,并用塑料薄膜覆盖。
4.种植后管理
①慢苗管理:种植后3 ~ 5天内不通风,白天室内温度保持在25 ~ 30℃,超过30℃时短时间通风,夜间17 ~ 20℃通风。适当的浇水控制可以促进根系生长。这个时期是严冬。如果室内温度达不到要求,可以在温室内增加一个小拱棚进行保温。
②卷须期管理:白天温度控制在23 ~ 28℃,夜间控制在15 ~ 18℃,防止过度生长。晴天可选择追施一次速效氮肥,每亩追施10 ~ 15公斤尿素,追施后浇水一次。接近开花时,应控制水分,使豆荚不被浇水。为了防止彩虹豆茎和藤蔓相互缠绕倒伏,需要及时搭建框架。除了竹竿支撑外,还可以使用吊绳在日光温室内进行挂藤栽培。
③开花结荚期管理:此期间室内温度白天保持在28 ~ 32℃,夜间保持在17 ~ 20℃,不低于15℃。幼茎入土后,每亩施尿素10 ~ 15公斤,配合割豆荚用水。收获后,速效肥料应每2次施用一次,一般每7天施用一次。收割后,每亩施20公斤磷酸二铵或氮磷钾复合肥,或速效肥与腐熟的人粪交替施入。每次追肥后立即浇水。早春多雨的日子,要注意让植物中的散射光更明显,中午要保持一点小风。为了防止叶子长时间在楚青灼伤,需要适当遮荫,或者一步一步打开草草,等植物适应后再看很多光。
主卷须爬到架顶或绳顶后,要及时给主卷须去核,下侧枝送出后留花序去核,以促进次生结果。为了减少养分消耗,促进上部幼苗和豆荚的养分供应,在全收获期间,植物下部的老叶被分阶段去除。
5.收获
豇豆开花后12 ~ 14天,荚果长到品种标准长度时,荚果饱满柔软,种子不外露。
豇豆种植方法和注意事项
豇豆在施肥前,种植户要了解施肥的原则分有哪些。豇豆幼苗期,对肥料的吸收比较少,在后期的生长中,它对肥料的需求会逐渐增加,因此,种植户要逐量增加肥料的配用量。大多数豇豆品种对日照要求并不是很严格,但缩短日照时间有利于豇豆提早开花结荚、降低开花节位。在豇豆的开花结荚期,对阳光要求较多,肥料固然重要,吸收不了也是枉然,不同的土壤条件对于肥料的吸收保存也是有一定限度的,其中沙质土壤的保肥能力最差,以有机肥配合泥土混合土壤使用为佳。
在菜豆种植出苗后,当菜豆蔓长到40厘米左右的时候,就该搭架了。这样方便菜豆蔓沿架子攀爬生长,起到通风透气的作用。此时,也是豆蔓的生长最需养分的时候。适当补充氮肥,豇豆播种底肥一般是施粪水、腐熟的干粪肥、熏肥,若是这类的农家肥少,农户会买些尿素、复合肥之类的化肥来一起作为底肥;对于保护地栽培中的春豇豆种植,首先要做好整地施肥,提早扣棚,保护地应深耕晒土,促进土壤熟化,大棚种植的扣棚前要做好棚架等准备,播种或定植前15~20天扣棚。
豇豆搭架大部分用的是人字架,也有用四脚形式的,我们这边都是铁丝吊绳选择适合自己的就行,豇豆秧长到40厘米长的时候,应引导爬架,使秧子顺利爬到架上。豇豆前期也就是开花结荚期以前还没有根瘤菌可适当补充少量氮肥、磷肥,结荚期后自身可形成根瘤菌可以吸收固定氮肥,所以这时豇豆应该控氮,适当补充磷钾肥。豆角结果时施肥。等到豆角植株渐渐结出小豆角,可以继续在豆角植株旁边施一点复合肥或磷钾肥,每株应控制在50克左右。或偶尔给蔸部淋洒用水稀释过的人畜尿即可。
种植豇豆想要高产稳产,都有哪些种植技巧?
1、豇豆播种期时间非常长,一般从4月到7月上旬之间均能播种。
2、整地和播种。豇豆种植土地适合半沙质含腐殖质丰富的滤水性能良好的弱酸性土壤。豇豆种植适合畦地播种,一般畦宽1米左右,沟深20~25㎝,便于滤水和排水,每畦两行,行距为30㎝,株距为25~30㎝。播种时,一般普通菜地和肥沃菜地不能播种过密,更不能使用底肥,贫瘠的土地,可以使用少量有机肥作底。除了贫瘠之地外,一般情况下种植豇豆是不需要施任何肥料。因为豇豆根系上会有一种根瘤菌,能够自己固定空气中的氮作为生理需要的氮元素肥料,磷钾肥料一般性土壤里所含的就可以满足豇豆生长发育的需要。因此,豇豆种植过程中,一般性土地是不需要施肥的。
3、幼苗期管理。豇豆一般在4月上旬到7月上旬之间均可以播种。播种后大约在7~10天开始出苗。有架豇豆在出苗后15~20天,就要架设支架,30天后要开始绑蔓,进入初花期。在这期间,要加强田间管理,结合除草,中耕松土,促进幼苗期的豇豆根系生长发育,促进根瘤菌的固氮作用,促进幼苗生长。下雨天,注意田间排水沟系的畅通,加强滤水和排放积水,避免因水渍造成病害。若是久晴不雨时,要注意土壤墒情变化,要即时补充土壤墒情。
4、病虫害防治。豇豆病害有病毒病、根腐病、锈病、红斑病、角斑病等等病害。一起使用的药剂有病毒宁、甲基硫菌灵、多菌灵、百菌清、碱式碳酸铜、粉锈宁、代森锰锌、甲基托布津等等常用药剂防治,效果好。豇豆常见的虫害有蚜虫、白粉虱和豆荚螟等害虫,可以使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溶液叶面喷雾,还可以使用2.5%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溶液叶面喷雾,或者使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溶液叶面喷雾,或者使用10%氯氰菊酯乳油1500倍溶液叶面喷雾,还可以使用25%噻嗪酮1500倍溶液叶面喷雾,药效都非常好。
豇豆,是豆科一年生蔓生型草本植物,原产于热带非洲,在中国改良后广泛栽培。
因其含有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等20余种营养元素,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豇豆
豇豆产量较其他作物较高,价格又较为合理,很多农民朋友都在种植。但由于种植技术水平有高有低,一般的夏宝系品种,亩产量从2000斤到5000斤不等,差异很大。
如何提高豇豆的产量呢?本文从豇豆的生长习性、栽培技术、病虫防治和高产关键要点4个方面,给朋友们讲一讲。
一、豇豆的生长特性豇豆有三个栽培亚种,分别是(长荚)豇豆、短豇豆、豆角,本文主要是介绍(长荚)豇豆。
(长荚)豇豆
豇豆属于旱地作物,藤茎生长长度超过两米,喜生长在土层深厚、疏松、保肥保水较强的土地,喜欢中性或偏酸性土壤,过于偏酸,容易造成枯萎病。
豇豆适宜温度为15度~35度之间,21度以上最好,最佳生长月份为4到7月。但长日照时期种植,容易出现茎蔓徒长。
豇豆属于豆科,根系有豆科作物的普遍特征,也就是说根系有根瘤菌活动。
豇豆所需肥料种类较多,氮磷钾钙镁硼均需要,特别是节荚时期对磷钾肥需求较大。
以上生长特性,对豇豆种植特别重要,对高产栽培技术具有指导意义。
二、豇豆栽培技术(一)整地豇豆所需土地较为疏松,因此在整地时,需要深翻30cm以上。
豇豆播种,需要开厢起垄,垄高30厘米以上,由于有藤蔓生长,垄间需要留足够宽的过道,方便人进出,同时垄间过道还要用于灌水,因此垄间过道建议70厘米宽。
豇豆开厢起垄示意图
有条件的朋友,可以每亩添加2.5吨农家肥、50kg有机复合肥一起深翻入土地。条件稍差的,土地翻好起垄后,在垄内开槽施肥,每亩农家肥1.5吨、30kg有机复合肥。
垄上可以覆膜,但播种时,应在播种穴处穿孔,不宜直接覆盖窝穴。既能用地膜防止长草,也可以避免烧苗。
(二)播种由于豇豆苗比较娇嫩,建议采用直接播种的方式。播种有点播、条播、撒播三种方式,三农哥建议点播,每穴播种3~4颗种子。
豇豆种子
播种前,种子需要消毒。用多菌灵进行拌种,拌种比例建议种子重量:多菌灵=200:1,也就是一斤种子用2.5g多菌灵拌种。实际操作中,可将多菌灵兑成50%溶液进行。
豇豆播种采用的是穴播,种子播下后,用土掩埋3cm厚度即可。
(三)苗期管理豇豆苗期,不宜过多的用水。幼苗生长后,根据田间实际情况进行间苗和补苗。
豇豆苗
由于播种时每穴播种3~4颗种子,因此成苗后,选择2株较壮的小苗作为保留株,其余全部去掉,此为间苗。
同时由于种子出芽率、虫害等因素,成苗不足2株的,为了满足产量需求,建议补种或者移栽新苗,此为补苗/补种。
(四)搭架豇豆产量较高,如需要从上牵引的方法,需要用到铁丝,成本较高。通常采用竹竿搭架的方式。
搭架的方式也多种多样,"X"型、"人"型、"|"型等。根据三农哥自身经验,推荐采用"X"型搭架。竖杆建议长度2米,部分品种需要2.5米,"X"的交叉点位于竖杆顶部靠下30厘米处,如下图所示。
豇豆搭架示意图
这种搭架方式,既稳固,又利于采摘。豇豆可沿着竖杆向上,超过两米部分,可以弯曲沿着横杆生长。杆高虽然2米,但实际搭建后垂直高度在1.6米左右,非常利于采摘。同时每穴豇豆连成片,受到恶劣天气影响较小。
(五)引蔓整枝豇豆生长至15厘米时,顶部开始出现缠绕状藤蔓。此时就需要人工引导藤蔓沿着搭架下上爬,把每穴豇豆藤蔓引到支架上,前期可用细绳约束。
豇豆缠绕状藤蔓
值得一提的是,人工引导注意要在阴天进行,晴雨天豇豆藤蔓较为软脆,容易折断。
在豇豆生长过程中,特别是结荚后,要经常对豇豆枝叶进行整理。要去除豇豆底部老、黄、病叶,并将整理的枝叶带出大田。
(六)采收豇豆的采收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通常在开花完毕后10天左右为宜。
豇豆采收
采摘时间应在清晨或者傍晚,总体原则是温度较低时,特别是自己要带到市场售卖的朋友,三农哥比较建议在清晨5点前采摘完毕。
三、病虫防治要点豇豆的常见病害包括锈病、霉病、枯萎病等。枯萎病主要是因连作造成,因此种植豇豆尽量避免连作,合理轮作。另外文前的种子处理时,用多菌灵拌种,也是预防枯萎病的有效手段。
锈病和霉病,主要原因是豇豆田间湿度过高引起,主要有两个可能的方面,一是浇水过多且频繁,造成湿度过大;二是由于密度过大,垄间间隙过小造成,因此文前的起垄部分大家应多看,之所以留70厘米的间距也是三农哥多次种植后,觉得较为合理的距离。
豇豆锈病
病害主要是通过预防,如不慎遭中,也不必惊慌。
枯萎病发病初期,用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多菌灵500倍液,每周穴施用200ml,两周即可。后期就不必再治疗,直接连根拔起,整体去除。
霉病和锈病都有对应的药物,霉病用多霉灵或甲霉灵900倍液,锈病用75%百菌清600倍液,进行喷施即可。
豇豆常见的虫害主要是小地老虎、钻心虫和红蜘蛛。先看一下这三兄弟的长相。
豇豆危害三兄弟——钻心虫、小地老虎、红蜘蛛(放大)(从左至右)
小地老虎主要是危害豇豆幼苗,成虫可以用捕虫灯诱杀,幼虫可以用苏云金芽孢杆菌处理。
钻心虫对豇豆荚果危害较大,严重影响品质和售价,因此防治钻心虫特别重要。钻心虫也可以采用生物农药,如BT乳剂、白僵菌等。
红蜘蛛预防方面,文前的深翻土地从很大程度上可以去除,同时红蜘蛛属于风传,因此防治是应整个大田进行防治,可直接采用乐果、哒螨灵进行,特别注意红蜘蛛的农药使用,需要喷洒叶子背部。
三农哥均推荐使用生物农药,不得已的情况下,使用低毒农药。
四、高产关键要点豇豆的高产,除了合理密植、防虫防病外,肥水控制是重中之重。
(一)肥料控制豇豆缺少几种肥料的症状有哪些?我给大家做了一个表格。
豇豆缺少肥料情况下植株性状对照表
因此,肥料的控制,对豇豆来说很重要,直接影响着豇豆的产量。
对于微量元素类,缺少镁、硼,可以采用硫酸镁和硼砂水进行喷施。
对于氮磷钾肥,整地期施用的底肥非常重要!
另外建议的做法,在结荚后进行追肥。初次花期完毕后2天左右,亩追施农家肥1吨,复合肥10斤。有条件的朋友,建议每批次采摘后的花期,都进行以上操作。没有农家肥的,可以用亩15斤尿素兑水外加复合肥的方式进行。
(二)水分控制水分控制,在天旱时,可能成为你在市场制胜的法宝。
水分控制有一个原则,三农哥给大家制定了一个易记段落:前期少后期多、蹲苗中耕灌水、开花作荚灌水、主蔓架高灌水、保花促花灌水。
根瘤
很好理解,豇豆由于有根瘤菌,前期的时候水不宜过多,而后期由于开花结果,需水量大,所以有前期少后期多。
由于豇豆根系属于主根强大、支根多,要入土深,在蹲苗是需要补水并且不能漫灌,所以要中耕灌水。
后面三条,是一个"组合拳",也可以看作一个轮回。豇豆每收获一批,新花开始时,都要进行灌水。可以采用大田漫灌,但是漫灌必须注意,只需要引水入沟,浸润灌溉的方式,不要全部漫灌。
最后值得一提的时候,所有的灌水,都是要温度适宜的时候,不要在温度过高或者太阳暴晒后进行灌水,防治蒸汽损伤植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