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煲汤文章正文

煲汤(煲汤要煲多久)

煲汤 2023年02月26日 06:25 324 菜师傅

菜谱教程目录:

煲汤的做法大全

煲汤有这三种:1、桂圆红枣银耳汤。2、排骨汤。3、瓜仔香菇鸡汤。做法如下:

1、桂圆红枣银耳汤:材料:银耳、红枣、桂圆、冰糖、水。做法:

1、银耳用清水泡发后,剪去蒂部,撕碎成小朵。

2、红枣与桂圆用清水泡发后,洗净沥干。

3、将桂圆、红枣、银耳倒入高压锅中,加入清水,倒入冰糖。

4、盖上锅盖,大火烧上汽后改小火,压20-25分钟即可。

2、排骨汤:主料:白萝卜、排骨、姜片,八角,葱。

方法:

①萝卜切成每约三厘米厚片;

②排骨飞水,即放入沸水中略煮,而后用冷水冲干净,以便去油去血水;

③汤锅装水,将排骨冷水下锅,加姜片八角葱料酒少许,用高压锅煮20分钟;

④倒入汤锅,把浮沫除去,放萝卜;

⑤再20分后放盐。3、瓜仔香菇鸡汤:做法:

1、干香菇30克洗_,泡入水中至软;鸡腿块200克洗净备用;

2、取_,放入花瓜50克、鸡腿块、泡开的干香菇、酱油15克和水800毫升放入高压锅起气五分钟即可。

怎样煲汤

煲汤的方法窍门

技巧1:煲汤肉类应先以冷水浸泡后氽烫

肉,是生活中的主食之一,几乎每一位家庭主妇每天都要烹调肉类食品,但是很少有人可以正确的清洗肉类。

首先,把肉放置在流动水下冲洗,这样不仅可以去除血水,还能去除肉的腥味和一些杂质;

其次然后再将肉放在冷水中浸泡一段时间,这样可以松软肉质。最后将肉放入沸水中氽烫,这样可以去掉一些脂肪,以防煮出的汤过于油腻。

技巧2:煲汤药材需冲洗

煲汤时偶尔会加入一些中药,但是有些人却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这些中药。

其实,在加入中药前最好先用冷水冲洗一下,因为中药经过干燥、曝晒与保存,可能会蒙上一些灰尘与杂质。但是冲洗的时间也不能过久,以免冲掉一些药材中的水溶性成分。此外,买中药时最好用多少买多少,毕竟很少有人可以正确的储存它们。

技巧3:细火慢炖,但也不宜过久

很多家庭主妇以为汤炖的越久,汤的营养价值越高,其实,完全不是这样的。

一份好的汤有它适宜的烹调时间,大多数汤煲1~2小时最好,而肉类则煮2~3小时最好,这样最能熬煮出肉的香味。

技巧4:火候大小是关键

煲汤时要注意火候。一般先用大火,尤其是肉类,用高温炖煮。等到汤沸腾后,再用小火慢慢煮,切忌火力一会大一会小,这样反而容易让食物粘锅,破坏汤品的美味。

技巧5:调味增美味

有些人不知道什么时候加调料,有些在煲汤开始就加调料,有些在中途,而有些则在最后。

其实,如果个人喜欢喝清淡的,可以不加调料,但是如果喜欢调味的话,可以再煲汤快结束时加调理,因为过早加盐会加快蛋白质的凝固,影响汤的鲜味。如果煮一些海产品,就可以加入适量的姜片或米酒去腥。

如何煲汤

要使喝汤真正起到强身健体、防病治病的作用,在汤的制作和饮用时有一定的科学原则要遵循,否则就可能出现偏差。

选料

这是制好鲜汤的关键所在。用于制汤的原料,通常为动物性原料,如鸡肉、鸭肉、猪瘦肉、猪肘子、猪骨、火腿、板鸭、鱼类、牛羊肉等。采购时应注意必须鲜味足、异味小、血污少。这类食品含有丰富蛋白质和核苷酸等,家禽肉中能溶解于水的含氮浸出物,是汤鲜味的主要来源。

新鲜

新鲜并不是传统的"肉吃鲜杀,鱼吃跳"的时鲜。所说的鲜,是指鱼、畜、禽杀死后3小时~5小时,此时鱼、畜或禽肉的各种酶使蛋白质、脂肪等分解为人体易于吸收的氨基酸、脂肪酸,味道也最好。

炊具

制鲜汤以陈年瓦罐煨煮效果最佳。瓦罐是由不易传热的石英、长石、粘土等原料配合成的陶土,经过高温烧制而成。其通气性、吸附性好,还具有传热均匀、散热缓慢等特点。煨制鲜汤时,瓦罐能均衡而持久地把外界热传递给内部原料,相对平衡的环境温度,有利于水分子与食物的相互渗透,这种相互渗透的时间维持得越长,鲜香成分溶出得越多,汤的滋味鲜醇,食品质地越酥烂。

火候

煨汤火候的要诀是大火烧沸,小火慢煨。这样可使食物蛋白质浸出物等鲜香物质尽可能地溶解出来,使汤鲜醇味美。只有用小火长时间慢炖,才能使浸出物溶解得更多,既清澈,又浓醇。

配水

水既是鲜香食品的溶剂,又是传热的介质。水温的变化、用量的多少,对汤的风味有着直接的影响。用水量通常是煨汤的主要食品重量的3倍,同时应使食品与冷水一起受热,即不直接用沸水煨汤,也不中途加冷水,以使食品的营养物质缓慢地溢出,最终达到汤色清澈的效果。

搭配适宜

许多食物已有固定的搭配模式,使营养素起到互补作用,即餐桌上的黄金搭配。如海带炖肉汤,酸性食品肉与碱性食品海带起到组合效应,这在日本的长寿地区是很风行的长寿食品。为使汤的口味纯正,一般不用多种动物食品同煨。

操作精细

注意调味用料的投放顺序,特别注意熬汤时不宜先放盐,因盐具有渗透作用,会使原料中水分排出,蛋白质凝固,鲜味不足。一般地说,60℃~80℃的温度易引起部分维生素破坏,而煲汤使食物温度长时维持在85℃~100℃。因此,若在汤中加蔬菜应随放随吃,以减少维生素C的破坏。汤中适量放入味精、香油、胡椒、姜、葱、蒜等调味品,使其别具特色,但注意用量不宜太多,以免影响汤的原味。

喝汤时间

"饭前喝汤,苗条健康";"饭后喝汤,越喝越胖",这有一定的道理。吃饭前,先喝汤,等于给胃肠加润滑剂,中途不时喝点汤水,有助食物稀释和搅拌,有益于胃肠对食物的吸收和消化。同时,吃饭前先喝汤,让胃部分充盈,可减少主食的摄入,避免过多摄入能量。而饭后喝汤,容易引起营养过剩。

加水比例

这可是煲汤的关键。研究发现,原料与水分别按1∶1、1∶1.5、1∶2等不同的比例煲汤,汤的色泽、香气、味道大有不同,结果以1∶1.5时最佳。对汤的营养成分进行测定,此时汤中氨态氮(该成分可代表氨基酸)的含量也最高,甚至高于用水较少时。这是因为水的加入量过少,原料不能被完全浸没,影响了汤中营养成分的浓度。随着加水量的增加,汤中氨态氮被稀释后浓度会有所下降。但是,汤中钙、铁的含量以原料与水1:1的比例时为最高。

标签: 煲汤

菜谱知识 备案号:鄂ICP备2022019915号 站长QQ:201690762